當前,在全球大宗商品價格高企,養殖成本增長較快的形勢下,雞肉價格卻整體持續低迷。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第三周,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白條雞均價為每公斤17.45元,比2020年同期的18.84元要低1.39元。河北畜牧網記者就肉雞養殖產業情況采訪了河北工程大學管理工程與商學院院長、河北省蛋肉雞產業創新團隊產業經濟崗位專家王彥林教授。
河北工程大學管理工程與商學院院長
河北省蛋肉雞產業創新團隊產業經濟崗位專家 王彥林教授
2021年是五年來肉雞養殖利潤較低的一年
王彥林教授介紹,肉雞價格在去年第三季度8、9月份出現小幅震蕩上行,但是并未走出以往明顯的季節性走勢。去年11月份以來,雞價出現緩慢上漲,以河北為例,肉毛雞價格從去年的11月2日的3.67元/斤上升到了12月1日的4.07元/斤,隨著雞價上漲,肉雞養殖再度出現了少許利潤。
行情回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王彥林教授認為,一方面得益于雞價穩中走高。由于產品經銷商庫存偏低,加之部分地區下雪、疫情等因素影響,市場較早進入了補貨周期,需求面提振了產品價格。這也使得屠宰企業實現贏利,收雞積極性得到提升,而前期補欄少,冬季養殖成活率下降,導致毛雞出欄量不足,肉雞價格走高。另一方面受前期肉雞養殖虧損影響,孵化場排苗計劃放緩,雞苗價格弱勢回落,肉雞養殖成本沖高回落。成本面及收入面雙重提振下,白羽肉雞養殖強勢由虧轉盈。但王彥林教授指出,整體來看,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包括肉雞行業在內,家禽市場行情在去年是不溫不火的狀態,白羽肉雞價格整體來看還是呈現疲軟狀態。據卓創資訊數據顯示,去年是近五年來白羽肉雞養殖利潤較低的一年。
今年上半年肉雞養殖規模較難提高
根據發改委公布的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雞肉價格保持波動增長,我國36個城市雞肉零售價從2015年下半年的10.53元/斤漲到了去年上半年的13.03元每斤。我國雞肉消費量也在逐年提高,人均雞肉消費量已經僅次于豬肉,在雞肉價格和雞肉消費量共同上升的情況下,我國肉雞行業市場規模有望得到穩定增長,根據頭豹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2024年將以1.4%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預計今年我國肉雞市場規模超過3500億元,到2024年,將達到3603.6億元。

在肉雞市場規模不斷增長的形勢下,我國肉雞養殖場整體數量卻在逐年減少,王彥林教授表示,在養殖規模方面,我國肉雞養殖場呈現量少質升的特征,趨于規;B殖,肉雞養殖場整體數量逐年減少,但肉雞養殖規模在100萬只以上的養殖場數量卻由789家增長至1028家,肉雞養殖企業未來發展將趨向集團化、規;、一體化方向發展,雖然2020年以來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國內肉雞市場需求縮減,各環節的盈利情況較之前落差較大,擴張速度放緩,但未來發展趨勢及方向大概率不會發生變化。
“下階段行情將處在不溫不火的的行情狀態”,王彥林教授指出,由于前期肉雞養殖虧損嚴重,加之飼料等價格走高,企業合同投放量有限,寒冷天氣,新冠疫情發展等不確定因素,社會補欄欲望下降明顯,養殖戶多數處在觀望狀態,預計今年上半年肉雞養殖規模較難提高。他表示,去年整體的家禽市場行情一直不溫不火,再加上今年生豬產能的恢復,豬肉價格或將回歸正常價位,屆時又會給肉雞行業造成一定的沖擊。
弱勢行情下降本增效是關鍵

王彥林教授認為今年肉雞行業養殖前景或難樂觀。他表示,根據產品行情、疫情、消費、雞苗出孵現狀分析,今年第一季度,雞苗價格大概率呈震蕩調整趨勢,毛雞價格可能在一定范圍內維持小幅的漲落,預計春節后,雞肉價格或穩中看落。他強調,上游市場的擴張,最終會導致肉雞、雞加工類產品的增加。預計今年肉雞行業去產能化的幅度將會低于預期。如果在未來不發生大幅度、徹底的去產能化,肉雞盈利情況仍舊堪憂。此外,豬肉價格的震蕩,也將影響肉雞產品的替代作用,肉雞市場存在下滑風險。
他建議,從業者要密切關注上游種雞產能以及生豬市場的變化,加大對行情的精準判斷能力,把握好時間節點,順應行情變化。在當前階段下,種禽企業和養殖企業還需要實行精細化管理,使得養殖技術科學合理、成本控制精準到位、健康養殖逐漸加強。
|